2016年於行政院與衛福部支持下設立,以「防疫作戰帶領研發」執行策略,組成具防治經驗專家任務團隊,整合我國相關領域研究、資源及經驗,以科學實證支援國家防疫決策,達成中央及地方防疫任務,扮演我國蚊媒傳染病防治工作之重要智庫角色。
- 104年南台灣登革熱疫情大爆發,台南市賴清德前市長於105年初建請中央針對茲卡病毒/登革熱在南部設立「國家級」之防治研究中心。
- 105年2月15日召開會議,行政院規劃成立長期蚊媒傳染病防治專責機構,以完備相關防疫體系。
- 105年4月間在衛福部所屬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下設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
- 105年4月20日廖經倫博士擔任本中心主任。
- 105年4月22日臺南與高雄研究中心同步揭牌。
- 106年1月6日臺南研究大樓啟用典禮。
- 112年9月1日齊嘉鈺博士擔任本中心代理主任。

病媒蚊監測、防疫支援:黃旌集專案技術助研究員
- 蚊蟲生理研究及病媒蚊生態分布調查與監測
- 病媒蚊防治策略成效評估、新策略研擬
- 防治新技術社區先導試行
- 氣候變遷調適-病媒蚊變遷與推估
蚊媒傳染疾病風險評估、預測模型:黃聖文專案助研究員
- 協助地方政府建立疫情資訊系統
- 運用機器學習建立蚊媒傳染病預測模型
- 研發地理資訊系統之智慧疫情資訊情報整合系統
Wolbachia生物防治、國際合作:劉韋良專案助研究員
- 建立台灣本土帶Wolbachia品系之埃及斑蚊
- Wolbachia感染埃及斑蚊抑制登革病毒傳播之相關機制研究
- 辦理國際研討會,增加國際合作交流機會與擴展合作研究機構
血清流行病學研究、醫療精進:王雅芳技術助研究員
- 蚊媒傳染病相關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 登革熱之病例監測與病毒分子流行病學研究
- 強化登革熱醫療體系早期診斷
學術研究、病毒致病機制:林仁傑專案副研究員
- 人體細胞因子、先天免疫系統與登革病毒致病機轉關聯性之探討
- 建立生成登革變異蛋白及評估功能特性研究平台
新興防治蚊媒傳染病的技術–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除早期與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奚志勇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外,近期亦成功建立本土帶有 Wolbachia 的埃及斑蚊品系,並於台南研究中心設立「Wolbachia 蚊子工廠」。該工廠透過設備建置與專業人員訓練,已建構一套完整的飼養系統,涵蓋從蟲卵孵化、幼蟲與成蚊培育、雄雌蛹分離,到分子檢測等技術流程。經多代繁殖後已確認品系穩定,且可進行小規模量產,並完成帶有 Wolbachia 蚊株的標準作業流程(SOP)建置。未來將持續擴充產能與設備,提升製程效率並優化整體生產流程。同時,也將收集在半田野環境中進行試放實驗數據,用以評估本土 Wolbachia 埃及斑蚊與野生型蚊種之間的交配競爭力與生態適應性,為後續大規模釋放制定科學依據與策略。最終目標是推廣此一具安全性與有效性的生物防治技術於國內實施,強化蚊媒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能力。
建立含地理資訊的防疫資訊平台與早期預警系統
資訊防疫的時代,在規劃防疫作為時需要考量的因素越來越多元,例如歷年登革熱病例數、本土和境外病例的地理分布、氣候因素、熱區和冷區的位置及人口居住分布等,都需要累積多年的資訊才可能預測登革熱疫情發生的地點與時間。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資訊平台系統可協助地方防疫單位有效運用防疫資源,適時適地進行預防性處置,避免疫情爆發。過去二年蚊媒病中心已成功協助台南、高雄及屏東建立客製化疫情資訊平台,進一步也協助新北市與嘉義市建置地理資訊平台,協助各地方政府於無疫情發生時累積相關監測資訊;於疫情發生時可協助規劃防治作為,並即時確認高風險區域及妥善運用防疫資源以有效控制疫情。
此外,國家蚊媒中心透過與國立臺灣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及中央研究院等學術專家合作,利用統計分析方式建立登革熱疫情預警系統和風險預測模型,同時應用地理資訊系統衛星定位技術,成功繪製研究區域之登革熱疫情動態風險地圖,不僅可提供地方防疫單位預測疫情流行趨勢、群聚感染情形、疫情擴散方向及高風險地區監測等,更可成為防疫指揮中心決策的重要參考數據以及提供社會大眾正確的防疫訊息。


論文發表
-
The zinc finger protein ZFP36L2 inhibits flavivirus infection via the 5'-3' XRN1-mediated RNA decay pathway in the replication complexes.
Lin RJ, Lin LH, Chen ZP, Liu BC, Ko PC, Liao CL. J Biomed Sci. 2025 Feb 20;32(1):27. -
The Impact of Administrative Districts and Urban Landscape on the Dispersal of Aedes aegypti via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Huang CG, Tseng YC, Yu TH, Cheng HC, Tsai TJ, Ting JH, Ho HY, Lee YZ, Chiu YC, Huang YT, Shih TC, Hsiao HY, Wu YJ, Li SY, Huang YC, Yang YC, Chen PQ, Hsiao CY, Wang HY. Mol Ecol. 2025 Feb;34(3):e17644. -
Use of unmanned ground vehicle systems in urbanized zones: A study of vector Mosquito surveillance in Kaohsiung.
Chen YX, Pan CY, Chen BY, Jeng SW, Chen CH, Huang JJ, Chen CD, Liu WL. PLoS Negl Trop Dis. 2023 Jun 8;17(6):e0011346. -
An IoT-based smart mosquito trap system embedded with real-time mosquito image processing by neural networks for mosquito surveillance.
Liu WL, Wang Y, Chen YX, Chen BY, Lin AY, Dai ST, Chen CH, Liao LD. Front Bioeng Biotechnol. 2023 Jan 20;11:1100968. -
Zinc Finger Protein ZFP36L1 Inhibits Flavivirus Infection by both 5'-3' XRN1 and 3'-5' RNA-Exosome RNA Decay Pathways.
Chiu H, Chiu HP, Yu HP, Lin LH, Chen ZP, Lin YL, Lin RJ. J Virol. 2022 Jan 12;96(1):e0166521. -
Lab-scale characterization and semi-field trials of Wolbachia Strain wAlbB in a Taiwan Wolbachia introgressed Ae. aegypti strain.
Liu WL, Yu HY, Chen YX, Chen BY, Leaw SN, Lin CH, Su MP, Tsai LS, Chen Y, Shiao SH, Xi Z, Jang AC, Chen CH. PLoS Negl Trop Dis. 2022 Jan 11;16(1):e0010084. -
Author Correction: Transgenic refractory Aedes aegypti lines are resistant to multiple serotypes of dengue virus.
Liu WL, Hsu CW, Chan SP, Yen PS, Su MP, Li JC, Li HH, Cheng L, Tang CK, Ko SH, Tsai HK, Tsai ZT, Akbari OS, Failloux AB, Chen CH. Sci Rep. 2022 Jan 10;12(1):754. -
Transgenic refractory Aedes aegypti lines are resistant to multiple serotypes of dengue virus.
Liu WL, Hsu CW, Chan SP, Yen PS, Su MP, Li JC, Li HH, Cheng L, Tang CK, Ko SH, Tsai HK, Tsai ZT, Akbari OS, Failloux AB, Chen CH. Sci Rep. 2021 Dec 13;11(1):23865. -
Contributions of Genetic Evolution to Zika Virus Emergence.
Hung SJ, Huang SW. Front Microbiol. 2021 May 6;12:655065. -
Zinc finger protein ZFP36L1 inhibits influenza A virus through translational repression by targeting HA, M and NS RNA transcripts.
Lin RJ, Huang CH, Liu PC, Lin IC, Huang YL, Chen AY, Chiu HP, Shih SR, Lin LH, Lien SP, Yen LC, Liao CL.Nucleic Acids Res. 2020 Jul 27;48(13):7371-7384. -
Enterovirus A71: virulence, antigenicity, and genetic evolution over the years.
Huang SW, Cheng D, Wang JR.J Biomed Sci. 2019 Oct 21;26(1):81. -
Application of deep sequencing methods for inferring viral population diversity.
Huang SW, Hung SJ, Wang JR. J Virol Methods. 2019 Apr;266:95-102.
107年9月5日 中心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開發「防疫行動教具-滅飛特攻隊(Mobile Learning Kit-"Exterminator Squad")」獲得2018亞太科學中心協會頒發之「創意科學傳播獎」。
108年1月4日 中心出席國衛院年終記者會-AI智慧辨蚊系統的監控與追蹤及誘卵桶監測。
108年11月5日 疾病管制署以「疫義非凡 星光璀璨」為題舉辦108年度防疫績優頒獎典禮,表揚對傳染病防治工作有卓著貢獻之個人與團體,本中心獲得個人獎及團體獎。
112年9月18日 【城市防疫新科技 精準打擊隱性孳生源】記者會,此研究成果發表於112年6月國際期刊《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同時搭載實時觀測儀器及藥劑噴灑裝置的無人車,能夠即時地監測病媒蚊並實施投藥控制,相信可有效協助目前的登革熱防治作業。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 第一期:106/05/18-05/26 採實體課程共90人報名,81人結訓。
- 第二期:107/04/19-04/27 採實體課程共20人報名,20人結訓。
- 第三期:108/04/29-05/03 採實體課程共22人報名,19人結訓。
- 第四期:110/10/12-10/15 採線上課程共110人報名,70人結訓。
- 第五期:111/10/18-10/21 採線上課程共145人報名,98人結訓。
- 第六期:112/03/09-03/16 分兩階段課程,實體課程報名59人,線上課程報名200人,全程參訓取得證書共47人。
- 第七期:113/03/05-03/15 線上課程「時數證明」共發172人;完整參訓線上與實體課程取得「結業證書」共43人。
- 第八期:114/03/10-03/14 線上課程「時數證明」共發99人;完整參訓線上與實體課程取得「結業證書」共25人。
- 107年於馬來西亞-檳城圓頂科技館(2018.09.01-2018.12.31)計70,657參觀人次。
- 108年於屏東縣科學教育資源中心(2019.09.16-2019.11.30)計1,136參觀人次。
- 109年於臺南市兒童科學館(2020.03.04-2020.08.30)計9,065參觀人次。
- 109年於雲林縣官邸兒童館(2020.09.12-12.23)計6,857參觀人次。
- 110年於花蓮慈濟靜思堂(2021.01.20-04.25)計4,626參觀人次。
- 110年於嘉義市東區體育館(2021.05.08-06.02 *疫情影響僅展出至05.15)計260參觀人次。
- 110-111年於臺中慈濟靜思堂(2021.10.07-2022.02.28)計3,496參觀人次。
- 111年於新北雙和靜思堂(2022.07.07-11.06)計4,265參觀人次。
- 112年於新北三重靜思堂(2023.02.10-05.29)計3,220參觀人次。
- 112年於馬來西亞-雪隆靜思堂(2023.10.08-2024.02.29)計10,278參觀人次。
- 113年於馬來西亞-馬六甲靜思堂(2024.03.14-05.17)計6,166參觀人次。
- 113年於馬來西亞-麻坡靜思堂(2024.05.29-07.31)計7,702參觀人次。
- 113年於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24.09.26-12.15)計14,318參觀人次。
- 114年於屏菸1936文化基地-修理工廠(2025.06.27-08.31)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 106年4月28日 本中心於4月28日為台美合辦「登革熱/茲卡/屈公病鑑別診斷國際研習營」參加者介紹登革熱防治,並展示病媒蚊種類、誘卵桶、誘殺桶等補蚊及監測用品。
- 106年8月21日 成功大學感染症研究中心「新興及再現性感染性疾病」學術研討會與工作坊,本中心為參加者介紹登革熱防治,並展示病媒蚊種類、誘卵桶、誘殺桶等補蚊及監測用品。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 107年2月9日 臺南市立醫院辦理醫學防疫營隊,本中心為參加者介紹登革熱防治,並展示病媒蚊種類、誘卵桶、誘殺桶等補蚊及監測用品。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 108年3月27日 中心受邀參加2019年南區登革熱防疫專業訓練暨誓師大會,為社區志工上課,進行社區登革熱宣導-體驗公蚊不咬人。
- 108年5月11日 本中心與科工館合作,進行Wolbachia宣導活動。
- 108年7月1日 因應本院辦理病媒蚊科普講座為嘉義市民生國中生授課,並讓同學動手DIY做補蚊器。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 112年3月24日 高雄義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外國學生專班參訪本中心臺南研究中心
- 112年6月17日 本中心參加國衛院科普家庭日,以不要蚊我Do Not Kiss Me為主題提供登革熱防治宣導。
- 112年9月26日 因應「國家衛生研究院科普教育推廣活動」,本中心受邀於苗栗縣竹南鎮海口國小進行校園登革熱防治宣導。
- 112年10月28日 因應「國家衛生研究院科普教育推廣活動」,本中心受邀於苗栗縣卓蘭鎮豐田國小進行「認識登革熱消滅病媒蚊」校園登革熱防治宣導。
- 112年12月1日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學程國際班參訪本中心臺南研究中心。
- 112年12月6日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數理資優班及科學班參訪本中心臺南研究中心。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 113年1月23日 本中心參加「國家衛生研究院辦理偏鄉國小科學營」為小學生進行校園登革熱防治宣導。
- 113年7月18日 配合教育部國教署主辦的「新世紀領導人才第22期進階(南區)培育營」,中心以「科學動手做-不要蚊我Do Not Kiss Me!」為主題向高中生傳達登革熱防治概念,增加防疫知能及專業孳清能力。
- 113年10月18日 臺南中西區建興國中資優班於參訪本中心臺南研究中心。
- 113年11月12日 本中心受邀於雲林古坑東和國小進行校園登革熱防治宣導。
(點擊照片放大觀賞)
本中心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指導,集結了各界專家學者,與實際參與防疫工作的臨床醫師,匯集公衛、臨床及基礎學研工作的心得出版此手冊。《台灣經驗登革熱防治手冊》分十個章節,除了針對流行病學、病毒偵測、科學防疫及疾病致病機制等詳細說明外,亦著重於台灣寶貴經驗,即老年人感染登革病毒易導致重症及特殊族群之臨床處置與潛在病因探討,並期望藉由案例分析提供臨床醫師診斷治療之重要參考。希望透過此書可使相關防疫單位、社會大眾及臨床醫師對登革熱有更全面性的認識,進而降低國人登革病毒感染的威脅,維護國人健康。
台灣在過去歷史上有多次登革熱流行,如1942-1944年的大流行,但過去文獻紀錄並不完全,目前台灣尚未有專門論述登革熱歷史的書籍,而本書《登革熱的故事》作者朱真一醫師藉由敘述故事的口吻,目的在讓防疫工作人員了解並增加歷史知識,除了可作為一般科普的宣導,亦期望透過此專書的出版,可成為防疫人員宣導時活用的教材,以提升國人對登革熱防疫的興趣與重視。本書對於每一位關心台灣登革熱的民眾或防疫人員應是很有價值的參考書目。